【MIRROR演唱會】舞台風險不低於建造地盤 業界:有時表演者無保險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8/11 09:30

最後更新: 2022/08/11 09:34

分享:

分享:

Mirror紅館事故調查小組首次會議,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劉明光出席。(陳國峰攝)

演唱會等表演,有時為了視覺效果,主辦方會在舞台上增加升降機、威也等裝置,危險程度其實不輸建築地盤。但有資深舞台從業者透露,雖然表演有風險,但針對表演者的保險種類少之餘,若主辦單位成本有限,表演者更會在無保險的情況下工作。

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代表李林風。(陳靜儀攝)

多沒正式合約 「講個信字」

有資深舞台從業者透露,事實上很多表演主辦方與表演者之間根本沒有正式的合約,大多數仍然是靠人際關係,「講個信字」。他解釋說,並非是僱主有意不給保證,而是多數表演的成本受限,無法為每個人都購買保險,否則只能「蝕住做,如果你太多要求,下次就無機會俾你啦。」

該名人士又透露,行內的表演薪酬也是「海鮮價」,不少在綵排時的表演甚至是無薪,這也令仍想在這一行工作的舞者,大多需要在外教班維持生計。因此大型表演對於他們來講,或是「里程碑」,即使面對種種不公,大多也只能啞忍。

舞台從業員工會代表李林風亦指,舞台行業的運作其實與地盤工作相近,由大公司找到「判頭」,將工作分發給其他舞者,之間屬於「判頭合約」。他表示,現時舞台表演者多數仍然屬於自僱人士,不過對工作是沒有話事權及控制權的。

他舉例,自僱人士可以自選工作時間,若不合適亦可拒絕,然而舞台從業者卻沒有這樣的待遇,「你無得話你身體唔舒服,而某一場表演唔參加。」

行頭細怕惹麻煩 不敢要求

他說,現時提供給表演者的保險種類亦較少,所簽合約亦多數是「保證收到錢,而非保障職業安全」。他指表演者即使在合約中沒看見保險保障,亦不敢出聲要求,「始終行頭太細,驚惹麻煩。」

李林風表示,現時粉絲及後援會對事件相當關注,對事件的解決當然是好事,但相信事件最終仍然需要透過法律途徑追責及賠償。

【獨家優惠】限時搶屈臣氏網店購物滿$450減$50折扣碼:https://topick.hket.com/article/3312966/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袁澍